愛戀小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戀小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戀小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戀小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戀小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戀小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戀小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郭盈秀】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Q1:我的孩子3歲,平日個性還滿活潑的。但某些時候有點奇怪,像是家中有客人時,他的表情有些害怕,不打招呼、不願意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就算是已見過好幾次的親戚也一樣。這是他開始有反抗心?或只是怕生?

A1兒童福利聯盟托育組教保督導蕭珉芬:如同前面概論所提到,2歲以上的孩子,在情緒方面,開始有大幅度的認知增進與社會化改變,因而也比較容易出現恐懼、害怕、焦慮等感覺;然而,卻不一定會直接表達出來,而是以某些行為來表現,如沉默、哭鬧、不理人等,因人而異。因此,父母千萬不要在看到某些行為後,就一味地容忍、擔憂或指責,建議可了解和思考背後的發展因素。

對於此問題中的狀況,最好的方式,即父母與孩子應先做好準備。例如,在得知某天下午,阿姨要帶著小女兒來拜訪時,媽媽先在前幾天跟孩子告知此訊息,跟他討論當天可能的情況,並可做些約定,像是先挑幾樣願意分享的玩具出來,當天要和妹妹一起玩等。等到約會當天,門鈴響起,建議父母引導孩子主動過去門口(鼓勵,避免負面的語氣),相信大多數者不但不會害怕,還會興高采烈地想去開門打招呼。如果沒有先向孩子預告,孩子通常說「不」的機率較高,容易抗拒,因而也可能出現被人誤解(霸道)的狀況。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Q2:雖然捷運很方便,但帶著我家的小小孩,短程的還好,長程的就會擔心。如果坐車時間超過40分鐘,我怕孩子中途耐不住性子,一直吵鬧,怎麼辦?

A2兒童福利聯盟托育組教保督導蕭珉芬:大部分的孩子都有好奇心,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尤其捷運橫跨許多地區,沿途景色的快速轉換,對孩子來說相當新奇。事實上,藉由捷運搭乘的過程,父母可一面帶著孩子認識都市樣貌,有助於提升他們對環境的認知。

然而,按捷運相關規定,車廂和相關區域內,不可以飲食,因此比較小的孩子往往容易受不了,動不動就想要喝飲料或吃點心。以曾在捷運發生狀況為例,有個媽媽帶著孩子坐在捷運內,一段時間後,孩子說「肚子好餓」聲音不大但能清楚被聽見,一旁的媽媽只說「小聲一點」邊觀察周遭眼神;沒多久,孩子再度說同句話,媽媽仍急忙要他小聲,但他只是不斷地重複著,且愈來愈大聲。

對此,應掌握「第一時間解決問題」的關鍵,方法建議如下:媽媽不需要過度在意、揣測他人想法,先跟孩子說「等一下,在捷運上不能吃東西喔!」然後,帶他去觀看車內「禁止飲食標誌」,了解應遵守的規矩,相信孩子是能夠了解且配合的;當他做到了,離開捷運站後,媽媽不妨帶他去吃東西,給予小小的獎勵。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Q3:我們全家人一起逛百貨公司,孩子被遙控汽車吸引目光,他想買,我不准,趕快把他帶離開現場。如果下一次又發生類似的情況,我該怎麼做?

A3台北市立北投幼兒園園長林秀鑾:相信不少家長都曾在公共場合中,看到或親身體驗過「孩子想要玩具,不買就哭鬧」的狀況,著實令人頭痛。如果不買,怕他大吵大鬧,影響他人;如果買給孩子,又煩惱有了這一次,會不會有下一次,給了他予取予求的機會?

每個父母的擔憂,都是有可能發生的。為了避免發生這些狀況,父母必須事先向孩子做「預告」,即約法三章,講明白今天目的只有吃飯,吃飯後會逛逛街,不買東西,然後回家,如果有吵鬧等行為,就是違反約定,馬上回家。

到現場,倘若孩子守約定,回家後不妨給予鼓勵;如有不受控行為,父母立即可表示「你忘記我們在家說什麼嗎?吵鬧代表你違反約定,馬上回家」說到做到。假設擔心困擾他人,建議先轉移孩子焦點(非買東西)、隨即帶離現場,緩和其情緒後,應保握機會教育,說明當時的狀況正確與否。

愛戀小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戀小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戀小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